
本文章廣告來源:Google廣告
桃園邢姓男子見鄭姓友人變賣房產致富,竟覬覦他名下大筆財產,就找來4名同夥埋伏痛毆他,還矇眼擄上車載到空屋上銬,期間不斷以電擊棒淩虐,最後逼他簽立150萬元本票,拘禁21小時後才放人,邢犯案逃逸多年遭通緝,直到近期才落網,檢方偵結依加重強盜罪嫌起訴他。
檢警調查,邢男(48歲)發現鄭變賣土地獲利頗豐,竟夥同李姓、石姓,陳姓3名男子及李姓少年,2016年6月19日淩晨3點多到八德區1間超商埋伏,邢並發號施令「如果鄭不上車就打他!」一群人就分持球棒、滅火器下車朝鄭一陣猛毆。
結果鄭男及黃姓友人遭強押上車,還被矇眼載到鶯歌1處偏僻屋內,鄭男遭銬在椅子上限制行動,邢等人不斷拿電擊棒淩虐他,最後才扯下他眼罩,並強迫簽立7張共150萬元本票,石姓同夥還恫嚇「今天不讓你走,不簽就讓你死」、「不交錢就把你埋了」等語。
鄭男遭拘禁21小時,才被載到鶯歌靠近桃園八德的產業道路釋放。事發後李男、石男均落網已落網被判刑確定,陳男則已死亡,李姓少年也由少年法庭判刑確定,主嫌邢男逃逸多年日前才落網。
|資助頭期款得留意220萬元免稅額
長輩想幫子女買房,方式有很多種,其中最常見的就屬於贊助頭期款,子女只需要負擔房貸,對此,翠華地政士事務所李復華地政士表示,長輩資助頭期款屬於現金贈與,需要注意的就是應避免超過免稅額,否則就會被課徵贈與稅。
geraldu2diur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文章廣告來源:Google廣告
臺商資金回流,點燃全臺房市,攤開成交量統計,大新竹區堪稱近年全臺房市最火熱區域,房價一案疊一案,價格屢屢創高。即便每坪均價不斷被推高,但隨新竹買房剛性需求大增,預約看房人潮仍絡繹不絕,現在究竟該如何下手新竹房產?還有哪些高CP值區域?選房又有哪些眉角?
「新竹房市漲幅速度,只能用恐怖、前所未見來形容。」一名資深新竹房仲業者這樣說。攤開實價登錄資料,屋齡5年以上的中古屋,2016年每坪成交均價19.3萬元,但今年飆漲逾25萬元,漲幅超過3成。
大品牌建案 1天就完銷
新竹市和竹北蛋黃區的新建案漲幅更驚人。新竹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指出,去年同期蛋黃區成交均價在25萬到27萬元,今年來到28萬到34萬元,甚至驚見4字頭,像市場矚目的縣治三期「竹風QMAX」,7月1日開案,建商即開出每坪均價40萬元,雖然嚇跑一堆短線投資客,但預約看房的人潮絡繹不絕。
住商關埔店店長曾文慶表示,接觸第一線客戶發現,造就這波房市熱潮因素有四:疫情後的報復性買盤、銀行低利、竹科收入成長,及科技廠持續擴增,皆強化新竹房市的剛性需求。
「不少人想說這波疫情會像SARS一樣,讓股市、房市崩盤,紛紛把錢挪出來等低點,不料跌幅還沒摔到預期,就反彈向上。」曾文慶表示,很多人開玩笑說,這波沒買到臺積電,只好買房。
如今想在新竹買房有多難?剛順利成交的賴先生回憶說,他從4月起看房,以中古屋來說,地段好的物件基本上釋出不到1週就賣掉,大品牌建案更誇張,像是坤山、國泰、惠宇等,大多推出1天就完銷,「當時在高鐵特區看到1戶自己理想中的物件就趕忙下訂,幾乎沒有深思的時間。」
另一位在竹科工作10年多的楊先生說,半年來前後看了近30間中古屋,多鎖定在高鐵特區,但每當看到心儀的房子,回家想沒多久,就接到房仲電話說賣掉了,直到現在都還沒順利成交,「眼看著房價慢慢漲上去,有一種今天不買,明天就沒這價格的感覺。」
geraldu2diur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文章廣告來源:Google廣告
臺灣旺宏電子與鴻海科技集團8月5日共同舉辦簽約儀式,旺宏電子以臺幣25.2億元出售其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六吋晶圓廠廠房及設備予鴻海,交易產權轉移預計於2021年底前完成。圖為(左起)旺宏電子董事長吳敏求、鴻海科技集團S事業群總經理陳偉銘、旺宏電子總經理盧志遠和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。(圖/中新社)
上期專欄阿水提到上周月線有機會跟著國際盤挑戰月線,當時截稿前臺股還在一七二四七點的位置,隔日就大漲,一路往月線挑戰,最高來到一七六四三點。但阿水還是強調,正確的投資觀念不是猜猜樂,是讓投資人在正確的籌碼分析下,能大略知道可能的行情大小與方向,再從中看是要找現股,還是大盤相關商品的投資機會(如期貨、選擇權等)。
目前全球疫情似乎有再度升溫的跡象,不過美股在截稿前由於「非農就業人口」的數據在八月六日非常強勁,也帶動了美股走勢。短線上讀者朋友會感受到,一下有好消息漲,一下又擔心疫情,結果股市又跌,尤其歐美與臺股已屢創新高及接近歷史高點之際,大部分的投資人都害怕買在高點套牢,所以持股愈抱愈短,害怕自己獲利回吐。
但這種做法,對於不習慣隔日沖、當沖的投資人來說,很容易吃虧,因為當沖下決定的速度及盤中掃股的能力,並非幾個月就能訓練起來,不如反過來註意比如鴻海(2317)最近斥資數十億買下旺宏(2337)的六吋廠,為的就是電動車相關晶片元件,也因此可以試著從相關的上下遊類股中尋寶。
上周三大法人在上市類股中,共買超三百零二.四億元,其中外資(不含外資自營商)買超三百二十四.九億元,自營買超四十三.○七億元,投信則賣超了六十五.五五億元。
geraldu2diur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